首页

女S羞辱调教视频

时间:2025-05-29 19:33:32 作者:受权发布丨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健全资源环境要素市场化配置体系的意见 浏览量:88433

  中新网青海玉树8月18日电 (张添福 潘雨洁)18日,以“同饮一江水光影耀澜湄”为主题的2024澜湄国际影像周,在“山宗水源·大美青海·江源玉树”正式启动。

图为2024澜湄国际影像周在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启动。马铭言 摄

  中共玉树藏族自治州委书记蔡成勇宣布启动并与嘉宾代表共同启动2024澜湄国际影像周。

  澜沧江—湄公河发源于中国青藏高原的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蜿蜒近万里,将中国、缅甸、老挝、泰国、柬埔寨、越南六国紧紧联系在一起。

  2016年3月,澜湄合作首次领导人会议成功举行,宣告澜湄合作机制正式启动。2023年12月,澜湄国际影像周写入澜湄合作第四次领导人会议内比都宣言,鼓励继续举办。

  2024澜湄国际影像周由青海省外事办公室、青海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中共玉树州委、玉树州人民政府、中国新闻社青海分社主办,中共玉树州委宣传部、中共杂多县委、中共囊谦县委及杂多县人民政府、囊谦县人民政府承办,中新社国际传播集团青海分公司执行。

  同时,2024澜湄国际影像周获得复旦大学、河海大学、澜湄水资源合作中心、中国新闻摄影学会的支持。

  “位于三江源头的玉树各族儿女,以保护生态、守护源头为使命担当,牢固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发展理念,加快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筑牢中国乃至世界的生态安全屏障。”玉树州人民政府副州长马瑞致欢迎辞时表示,“让我们携手并肩、逐波踏浪,助力澜湄合作不断提质升级,用实际行动书写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历史篇章。”

  中共青海省委宣传部副部长、青海省政府新闻办主任张琨明表示,澜湄国际影像周以影像为媒,共续澜湄之缘、共述澜湄之美,“希望各位嘉宾借此机会充分感受青海的雄浑与壮美、神奇与多彩、宁静与质朴,创作出更多更好的影像作品,积极向世界展示澜湄流域经济发展、生态保护、人文交流、民生改善等方面的丰硕成果,努力让澜湄国际影像周成为澜湄流域颇具影响力的人文交流平台。”

  青海省外事办公室副主任马乃新介绍,坚持“我住澜沧头、君住湄公尾,携手同行谋发展,同饮一江水”理念,该省连续多年成功举办澜湄国际影像周、澜沧江-湄公河流域治理与发展青年创新设计大赛、澜湄国际青年训练营、“澜湄万里行”中外媒体大型采访活动等系列活动,搭建起澜湄流域各方交往交流与务实合作的优质桥梁,不断夯实青海与澜湄国家间的互信基础,不断密切青海与澜湄国家间的友好交往。

图为2024澜湄国际影像周启动仪式现场。薛蒂 摄

  2024澜湄国际影像周期间,澜湄六国的外交官、主流媒体代表、摄影师、文旅达人等,一同溯源澜沧江-湄公河,并通过2024澜湄国际影像周启动仪式、帐篷茶叙、Z世代江源对话、星空音乐会及考察采风等,感知“共饮一江水命运紧相连”。

  在澜湄合作这一地区合作“金色平台”下,连续举办三届的澜湄国际影像周,俨然成为以影像方式,促进“平等相待、真诚互助、亲如一家”的澜湄文化更加深入人心的一座桥。

  中国新闻社副社长陈建辉致辞表示,近年来,中国新闻社密切关注澜湄合作取得的进展和成果,不断创新方式,向世界讲述澜湄国家从高层引领到民间合作的生态保护和人文交流等故事,“当前,中国新闻社加快融合发展,创新话语体系,提高国际传播能力,我们将综合运用文字、图片、直播、短视频等多种形式,在网、端、微及各类新媒体平台呈现,全力支持此次活动。”

  2024年是“中国—东盟人文交流年”。中国-东盟中心秘书长史忠俊通过视频致辞表示,2024澜湄国际影像周将作为这一主题年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加深本地区各国民众之间的友好、信任和理解作出积极贡献,“我们将继续积极支持青海与湄公河国家开展更加稳定、丰富和可持续合作,更好服务中国东盟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总体发展。”

图为中国外交部参赞胡昌智致辞。马铭言 摄

  “澜湄国家山水相连,是搬不走的好邻居,也是拆不散的好兄弟,更是命运与共的合作伙伴。澜湄合作机制顺应地区合作发展的潮流而生,在短短8年时间里,不断取得了丰硕成果。”中国外交部参赞胡昌智认为,“此次活动以‘同饮一江水光影耀澜湄’为主题,与澜湄国家因水而兴、发展为先的理念相契合,相信将为各国加强人文交流提供富有启发性的想法和意见。”

  “我坚信,2024澜湄国际影像周将成为未来合作的动力,使我们参与者能够理解影像交流的价值,加深我们的相互了解,扩大我们的联系。”柬埔寨驻华大使馆一等秘书睢贲赖说。

  缅甸驻华大使馆三等秘书杨丽丽说,“我相信,此次活动将是促进澜湄国家青年交流与合作的一次有意义的盛会,也是分享澜湄合作未来愿景的一次大好机会。”

  “通过澜湄国际影像周,我们互相交流,分享彼此的故事。正是这样的途径,加深了我们的合作,并像兄弟般团结。”泰国皇家第五电视台代表PUNPALEE KHUMPROM RODSAWARD说。

  启动仪式由中共玉树州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武良桃主持。

  云南省外事办公室、澜湄综合执法安全合作中心、中国(昆明)南亚东南亚研究院老挝研究所、青海省摄影家协会相关领导,玉树州委、州人大、州政府、州政协领导及中央主流媒体、青海省垣媒体记者参加启动仪式。(完)

【编辑:黄钰涵】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辽宁大连:“老外”逛老街 感知城市新活力

中外空间科学领域多位院士与专家随后做论坛特邀报告,内容涵盖空间科学领域卫星任务计划、学科前沿、现状和未来展望等,并共同呼吁进一步推动空间科学领域国际交流与合作。

数万人齐聚中缅边境云南孟连捉鱼狂欢

国家卫生健康委今天公布《2022年中国居民健康素养监测情况》。2022年我国居民健康素养水平达到27.78%,比2021年提高2.38个百分点,继续呈现稳步提升态势。

上海老牌妇女用品商店即将闭店 迎来大客流

俞健,男,汉族,1974年6月出生,江西婺源人,在职研究生学历,1995年7月参加工作,2001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曾在中国农业银行上饶市分行、南昌市商业银行、南昌银行、江西银行等单位工作。

西安街头响起非遗鼓乐 引人驻足欣赏

中华文明包含的思想文化古今贯通。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民族有着深厚文化传统,形成了富有特色的思想体系”。从其思想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历程来看,大体经历了中国先秦诸子百家争鸣、两汉经学兴盛、魏晋南北朝玄学流行、隋唐儒释道并立、宋明理学发展等几个历史时期,包括儒家思想在内的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中的优秀成分,对中华文明形成并延续发展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尤其是长期处于主导地位的儒家思想,自汉武帝独尊儒术以来被历代统治者和士人尊崇,极大影响了中国古代政治结构和社会形态。中国优秀传统的思想文化,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等等,早已浸润成为中国人民日用而不觉的价值观念,从几千年前沿用至今。

电视剧《走向大西南》研讨会在京举行

西安城墙位于陕西省西安市中心区域,全长13.74公里,始建于隋代,距今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刚刚过去的国庆假期,西安城墙推出了非遗展演,唐文化互动等主题活动,共接待游客27.8万人次。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